为工业AI而生!菲尼克斯电气vPLCnext,为工业AI搭建开放新底座

供稿: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关键词:菲尼克斯电气,vPLCnext
  • 摘要:菲尼克斯电气vPLCnext + MLnext以革命性架构, 让AI无缝融入实时控制, 人人都是AI应用专家。

1.png

产线数据爆棚,AI算法却无法在控制器上运行?

当传统PLC遭遇智能瓶颈,

菲尼克斯电气vPLCnext + MLnext以革命性架构,

让AI无缝融入实时控制,

人人都是AI应用专家。


当产线上的传感器数据如潮水般涌来,当“智能制造”的号角响彻工厂的每个角落,身处一线的自动化工程师们,是否正面临着一个共同的困惑: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海量数据,却依然被束缚在传统的“规则”控制中。如何让我们的控制系统,这颗工业大脑,真正拥有思考和决策的智慧?


答案,直指AI与OT的深度融合。今天,我们将为您揭示菲尼克斯电气如何通过革命性的 vPLCnext与MLnext,为工业AI打造了一个坚实、开放且高效的“新底座”。


1. 告别“规则” 

自动化为何呼唤AI?


传统的PLC是基于严格“If-Then-Else”逻辑的王者,稳定、可靠。但在应对日益复杂的“非确定性”问题时,它开始触及天花板。


复杂的视觉检测

产品表面的细微反光、不规则的瑕疵,传统算法难以应对,而AI能从海量样本中学习“感觉”,实现精准识别。


预测性维护

与其“定期保养”或“坏了再修”,AI能通过分析设备运行的微弱信号,提前预警故障,将非计划停机扼杀在摇篮里。


柔性化生产

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未来的工厂必须具备快速切换生产任务的能力。一个训练有素的AI模型可以快速适应新的产品类型,甚至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在线学习和优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敏捷制造。


2.png

简单来说:

AI并非要取代PLC,而是要为其增加一个强大的“认知协处理器”,让系统从“被动执行”升级为“主动思考”。


2. 为AI而生

vPLCnext的架构革命


既然AI如此重要,为何不能直接在传统PLC上运行?因为传统PLC是一个“封闭的堡垒”——专有系统、受限资源,AI算法根本“装不进去,跑不起来”。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菲尼克斯电气推出了基于虚拟化技术的vPLCnext。它并非简单地将PLC软件“PC化”,而是一场深刻的架构重塑,实现了 “一台硬件,两个世界”。


实时世界 (OT World)


3.png

▲ vPLCnext响应精确到毫秒级!


专为苛刻的工业控制场景打造。PLCnext实时核心独占专用的CPU计算资源,确保对I/O信号处理、运动控制等任务的响应精确到毫秒级,其稳定性和确定性与传统高端PLC完全一致。您无需担心开放性带来的不确定性,关键控制永远可靠。


开放世界 (IT World)


4.png

▲ 开放世界架构图


专为OT与AI融合创新而设计。这可以是一个标准Linux环境,也可以通过Hypervisor技术同时运行其他操作系统。您可获得与云服务器完全一致的开发体验。无需移植和妥协,即可直接使用Docker容器、Python、PyTorch/TensorFlow框架等丰富的开源生态工具,让最先进的AI算法在控制器本地原生、高效地运行


vPLCnext技术架构与AI的天然共振


1.分层解耦:实时控制内核保证毫秒级任务执行,AI推理在非实时系统/容器中运行,通过共享内存或高速IPC低延迟交互,既不破坏实时性,又能获得丰富上下文数据。  


2. 容器化与微服务:模型服务、特征处理、数据网关独立升级,不影响主控制逻辑。 


3. 标准化接口:OPC UA、MQTT、REST/gRPC 统一语义层,使得现场数据快速进入AI处理单元,也让推理结果通过函数块/变量空间回写控制策略。  


4. Edge-Cloud 协同:训练与重型特征工程放在云/数据中心;轻量化、量化后的模型在vPLCnext边缘推理,兼顾时效与成本。  


5. 安全与隔离:利用安全沙箱 + 访问控制+ 策略审计,确保模型更新不破坏控制域完整性。  


6. 统一运维:日志、指标(延迟、吞吐、漂移率)、告警集中可视化,为DevOps汇流提供基础。  


8.png


这,带来了什么?


vPLCnext实现了“鱼与熊掌兼得”——既有PLC的确定性,又拥抱了IT世界的开放性与强大算力。vPLCnext,是为工业AI量身打造的理想“新底座”。


3. 化繁为简

MLnext让AI落地“零”门槛


有了vPLCnext这个强大的平台,但新的问题来了:


自动化工程师通常不是AI编程专家,如何驾驭复杂的AI模型?这“最后一公里”,我们用MLnext为您铺平。


MLnext是我们提供的一个AI应用“翻译官”,它的使命只有一个:将复杂的AI技术简单化,让自动化工程师通过可视化选择和简单的参数配置,即可完成AI模型的设计、训练、部署。


整个过程极其简单:


STEP 1:数据采集与生成


首先通过vPLCnext丰富的接口和通讯协议,实时采集各种现场数据。再通过集成好的功能块,高效便捷的传输并储于数据库中,为后续分析提供丰富原料。数据可被整理为规整的Datasets,用于模型训练与验证。


STEP 2:模型创建


MLnext Creation软件,支持构建和训练时间序列数据的深度神经网络,无需编写源代码。


用户可从多种应用场景中选择,上传数据并选定相关变量后,仅需选择优化复杂度,其余操作(包括数据预处理和模型训练)均在后台自动完成。最终输出符合ONNX标准的模型文件,确保兼容性与可部署性,这意味着无需专业知识即可快速创建机器学习模型。


79.png

STEP 3:现场部署


MLnext Execution软件部署在vPLCnext平台上,通过直接加载)0NNX模型文件,实现机器学习模型向生产环境的便捷部署。该软件具备三大功能:预定义工作流的周期性执行服务、用于监控控制工作流的Web界面,以及通过REST API提供的预定义工作流预测端点。


MLnext Execution现已纳入菲尼克斯电气数字工厂解决方案组合,共同实现数据采集、存储与评估。


67.png



有了MLnext,AI专家可以专注于算法,而自动化专家只需专注于工艺和控制逻辑,无需编写一行Python代码,就能轻松调用顶尖的AI能力。


不止于控制 更是智能的未来


菲尼克斯电气提供的,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而是一个从架构到应用的完整生态系统。


vPLCnext + MLnext = 确定性控制 + 开放AI生态 + 极简应用部署


我们坚信,未来的卓越工厂,其核心竞争力不再仅仅是执行的精度和速度,更是感知的深度、决策的智慧和适应的敏捷度。控制系统将演变为能够自我学习、自我优化的“认知系统”。


菲尼克斯电气的vPLCnext,正是为迎接这个未来而生。它是一个开放的舞台,我们诚挚地邀请每一位自动化领域的开拓者、系统集成商和技术爱好者,与我们一起,在这个舞台上共同谱写工业智能化的新篇章。


是时候,让您的控制系统,不止于控制。


获得技术支持


image.png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9日 13:22  人气:   审核编辑(王静 )
相关链接

我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