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数控机床加工文件的管理和分发

供稿:上海维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在日常使用中有一项无法避免的操作,甚至可以说是机床操作员的刚需,那就是向机床上传加工文件。如果您只有一、两台的机床,这一般并不会带来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有一、二十台的机床,那么每天为机床上传、拷贝加工文件本身就又成了一件必须认真对待且有一定工作量的工作了。

这里我们对比下各种上传拷贝加工文件的方法:

移动存储介质:目前最常用的就是U盘,出厂较早的机床还有用存储卡甚至软磁盘的,操作模式基本相同。这种方式虽然满足了上传文件的基本需要,但是本身并不能管理工艺文件,而仅仅是一个上传复制的手段,所以要集中管理加工文件还需要另外的机制,比如一台专门的计算机作为备份服务器。在“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模式下,这个方式基本上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是“多品种、小批量”的情况,靠人工操作拷贝上传加工文件就会颇有一定的工作量了。在板式定制家具的生产中,这种相对极端的场景下,几乎每一个订单所对应的加工文件都是不同的。即便是有集中存放加工文件的计算机,人工拷贝上传文件还是增加了很多的出错机会,所以为了防止出错,甚至要专门配备一名计划员每天负责按照订单复制加工文件并核对。

共享文件夹:这种方式需要机床联网,然后利用Windows自带的共享文件夹功能,将车间甚至公司所有的加工文件统一放在约定的共享文件夹中,由机床操作员从机床的数控系统上浏览、加载。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缺点在于,共享文件夹是基于普通的文件夹实现的,而操作系统的文件夹缺乏对具体文件的标记和检索机制。如果文件的整合和存放工作疏于管理,就很容易造成共享文件夹内容凌乱,查找麻烦,甚至酿成因为加载了错误的加工文件版本而造成错件事故,浪费材料、耽误工期。常见的解决办法就是,企业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约定给一个共享文件夹内子文件夹的命名规则,然后要求各相关员工共同遵守。但总体的管理难度还是有点大。另外还有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就是共享文件夹机制在网络较差的情况下缺乏自动重连机制,导致总体的稳定性表现较差。Windows 8以后,为了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共享文件的配置过程也愈加繁琐。

专用文件上传工具:
这种方式一般也都是需要机床联网的(早期机床也有用串口或专用并口的),然后利用厂家专用的文件上传工具上传加工文件。此类工具的功能配置参差不齐,有的仅仅是利用TFTP、FTP、SCP等文件传输协议传输文件,有的则兼具文件的集中管理能力。

MES/DNC系统:对于连接了MES或者DNC系统的机床,可以利用此类生产信息化系统的工艺管理能力来集中管理和自动上传加工文件。此类系统的工艺管理功能一般不仅可以为文件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标记、说明和跟踪执行情况的功能,还能将工艺文件和加工任务匹配,自动分发、加载和统计其执行过程,甚至可以精确到该文件在每台同类设备上的执行时间。比如维宏股份的“xFactory智能工厂系统”就是具有这样能力的MES系统。这种模式相对完美地解决了工艺文件的管理问题,但此类系统一般相对造价较高,用户企业有时也缺乏日常维护人员,并不总能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所接受。

云端发放:目前提供工艺文件云端发放的平台还不多,这里以维宏股份的“NcCloud维宏云”的“工艺管理”为例说明。维宏云的“工艺管理”既然是云端解决方案,设备还是需要上网的,而且是互联网。同时相关的操作和管理人员可以免费注册维宏云并绑定自己的设备。注册“维宏云”后,每个用户有免费的10M的工艺文件存储空间供上传工艺文件,且每个文件不超过512K(该限制在未来的业务运营中可能会有变动)。上传的过程中可以为文件设置各类背景信息以方便未来的查找和检索。文件上传到云端的工艺库之后,用户可以只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将文件下发给自己关注的机床。


因为每个用户都可以建立自己的云端工艺库,所以解决了工艺文件存储查找的问题。从云端直接下发的方式,也将文件上传到机床的操作步骤减到了最小,从而降低了误操作的概率。尤其是这种模式可以由设计人员直接操作,更降低了沟通问题导致的错误。计划员在利用该系统分发加工文件的时候,也避免了在车间里跑来跑去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不仅减少了自己的无效工作时间,也缩短了操作员的等待时间。

“维宏云”的“工艺管理”还有在线预览加工文件的功能,并且在预览中可以对加工文件进行简单的修改并保存至工艺库。对于那些需要针对机床做出微调的加工文件,这个功能可以提供更方便的操作。


发布时间:2019年5月30日 9:40 人气: 审核编辑:王妍

我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