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尔磁:听说人机协作有了新模式?

供稿:皮尔磁工业自动化(上海)有限公司

     在人机协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如何实现安全的人机协作应用一直是行业讨论的焦点。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生产环境必将更加智能、灵活,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操作安全智能化(Operational Safety Intelligence)成为了一个核心概念,预示着工业生产的未来趋势。


     在网络化的生产进程中,机械安全和信息安全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构建灵活的生产单元时就必须考虑相应的安全技术,并在生产的过程中集成功能安全。在4月份结束的2024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研究平台Smart Factory KL联合TÜV SÜD、PILZ皮尔磁等合作伙伴展示了一条集成了操作安全智能化概念的模拟生产线,这种人机协作的新模式,吸引了众多目光。

 

image.png


以人为本的具象化

     在操作安全智能化的概念下,生产过程能够适应人的行为。简而言之,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的集成,动态评估安全风险,并根据人员的位置和运动方向自主调整生产速度。当操作人员接近危险区域时,生产会分阶段逐步减速,只有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才会停机,而且这种停机可以是局部的,仅停止受影响的区域。此时,设备仍然在进行一些动态的规划,当检测到人员移动方向为远离生产设备时,生产设备就可以切换至生产状态,在充分考虑安全性的前提下,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工业生产中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为新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传感器与控制器协同工作,能够自主评估安全风险并使用人工智能处理这些风险。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为操作安全智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现代传感器能够动态检测人员的移动,用以确定位置并计算运动向量,用于精确推导应用场景,为安全系统提供实时数据。这意味着能够根据人员的位置和运动方向触发不同的动作。即使人员仍处于设备的警告区域或保护区域,但如果他们正在远离,那么被停止的设备部分就可以更早地以正常的速度重新启动。此外,传感器还可以区分人员和物体,如果是物体,例如一个自动导引车AGV系统,接近设备并越过了警告区或保护区的边界,设备的生产速度也不必降低。这种智能的响应机制,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减少了因安全考虑而产生的不必要的停机。


人机交互的持续优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将变得更加自然和直观。未来的工厂将不再是机器主导的环境,而是人与机器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的生态系统。在这种环境中,机器能够理解人员的需求,预测他们的动作,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自己的工作模式。

 

image.png


     操作安全智能代表了工业生产的未来趋势,它强调了生产的灵活性、智能性和对人员及设备安全的重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工厂将更加安全、高效和人性化。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也是人与机器和谐共处的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4年6月3日 13:24 人气: 审核编辑:王妍

我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