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值编码器避坑指南:常见选型误区之混淆“分辨率”与“精度”,盲目追求高分辨率

供稿:上海开地电子有限公司

  • 关键词:绝对值编码器,编码器选型
  • 摘要:绝对值编码器作为精准定位与运动控制的核心部件,其选型直接影响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寿命。但在实际选型中,由于对技术参数、应用场景和产品特性的理解偏差,很容易陷入误区。本文针对绝对值编码器选型的常见误区之一:混淆“分辨率”与“精度”,盲目追求高分辨率,并提供对应的避坑思路,帮助精准选型。

雷恩01.jpg

       绝对值编码器作为精准定位与运动控制的核心部件,其选型直接影响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寿命。但在实际选型中,由于对技术参数、应用场景和产品特性的理解偏差,很容易陷入误区。本文针对绝对值编码器选型的常见误区之一:混淆“分辨率”与“精度”,盲目追求高分辨率,并提供对应的避坑思路,帮助精准选型。


问题核心:
       分辨率和精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参数,但很多用户将 “高分辨率” 等同于 “高精度”,导致选型成本增加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分辨率:指编码器可识别的最小位置增量(如 “13 位分辨率” 表示单圈可输出 8192 个位置信号),反映 “细分能力”;
       精度:指实际输出位置与理论位置的偏差(单位通常为弧分或弧秒),受机械加工(如码盘偏心)、信号处理(如温漂)等因素影响,反映 “测量准确性”。


典型错误
       在低速定位场景中(如仓储机械臂),盲目选择 20 位高分辨率编码器,却因机械安装同心度不足(精度仅 0.1°),最终实际定位误差仍超过 0.5°,高分辨率的 “细分优势” 被机械误差掩盖,反而增加了成本。


绝对值编码器避坑指南:常见选型误区之混淆“分辨率”与“精度”,盲目追求高分辨率避坑思路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分辨率:低速场景(如闸门开度控制)选 12-16 位即可,高速高频场景(如半导体晶圆台)再考虑 17 位以上高分辨率;
       优先通过精度参数(如 “精度≤±30 弧秒”)评估性能,而非单纯依赖分辨率;
       若机械系统精度有限(如齿轮箱 backlash 较大),过高分辨率无实际意义。
 

发布时间:2025年8月4日 11:10  人气:   审核编辑(王静 )
更多内容请访问(上海开地电子有限公司
相关链接

我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