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个滑雪板引发的思考,映出了中外软实力和创新力的博弈
供稿:工控网
- 关键词:橙色云,云平台
- 摘要:我国冰雪器材装备科技研发能力仍明显低于国外。为了实现短期内的“弯道超车”,我国加大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政策激励,一方面鼓励国内产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体系建设,加强内功;另一方面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展合作,共建研发设计、检测认证中心等基地,引进技术。
2020年年末,随着冬季的到访,侵入中国大地的不仅有凛冽寒潮,还有前所未有的全民滑雪热潮。
一时之间,印有奢饰品牌logo的滑雪板和身姿曼妙的雪女郎在寒风中争奇斗艳,成为雪白大地上一道靓丽的冬日风景线。
滑雪板之差
了解过滑雪运动的人,可能会知道进口滑雪板虽然贵,但是品质却要好很多,尤其是高级滑雪板,几乎完全被国外品牌垄断。
有朋友可能会问,这跟我们工业有啥子关系呦?
看似简单的两片板子,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其实正是由工业设计软件和加工生产水平决定的。想要拥有高端的品质,那么前沿的结构设计、动力设计,以及先进的生产能力,缺一不可。
我国冰雪器材装备科技研发能力仍明显低于国外。为了实现短期内的“弯道超车”,我国加大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政策激励,一方面鼓励国内产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体系建设,加强内功;另一方面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展合作,共建研发设计、检测认证中心等基地,引进技术。
从小小的滑雪板之差,足以看出研发设计和装备水平对于中国制造占领国际高端制造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差了几十亿
研发设计的关键一环在于软件,软实力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创新力。
国外诞生较早的研发设计软件公司约在1970年,例如ANSYS、达索等,而中国的研发设计软件公司,例如中望软件、数码大方等,则集中在2000年前后成立,相差了20年的时间。
在2001-2015年,我国对三维CAD/CAE等核心工业软件研发的投入强度不足2亿元,对比全球最大的仿真软件公司Ansys,2016年在研发的投入强度为3.5亿美元,大约为20亿人民币,研发投入相差了几十亿。
起步晚、投入少,直接导致中外软件实力差距悬殊,至今工业研发设计软件市场几乎被国外巨头垄断。
赛迪智库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CAD、CAM、CAE三类产品合计市场规模约48.1 亿元,同期海外头部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90%以上。
时间和金钱的差距,若加大投入尚有机会追赶。但更为关键的是,工具类软件的核心在于必须依赖研发设计真实使用数据对软件系统迭代升级,若没有大量的用户数据支撑打磨完善,无异于“闭眼造车”。
上云成破局
那么,国产研发设计软件,或者是中国的研发设计产业春天在哪里呢?
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新一轮工业革命所代表的工业互联网时代,不同于前几轮围绕装备、工艺所展开的制造业发展脉络,全球制造业几乎都处于信息技术从无到有的拓荒阶段,这无疑成为“弯道超车”的历史时机。
显然,随着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业务上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研发软件上云趋势愈发明显,包括PTC、西门子、欧特克等国际巨头,纷纷着手建设线上服务体系,渐进式推出新解决方案。
近几年,我国相继出台了多个政策,强调要抓住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迫切需求,大力发展面向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自动化等环节的工业软件以及解决方案。
可见,不管是时代机遇还是市场升级,国产软件都到了突破瓶颈的历史时期。
对于国产研发设计软件来说,“研发上云”不仅是新的商业模式探索,更是与国际龙头在“线上”同步起跑,积累用户和抢占市场的新赛道。
中小企难题
然而,对于制造业来说,尤其是在离散行业,我国绝大部分企业属于中小型,普遍存在工业基础设施较差、研发人力财力欠缺、产线改造需求茂盛等生存问题。
尤其是在疫情爆发以来,这些问题格外突出。当生存都难以保障的时候,他们根本不会关注研发创新。
就橙色云调研的制造企业研发投入来看,一个几十人的研发团队想要自己组建研发系统,光是软、硬件的初期投入大约需要几千万元,还有日常的服务器机房维护、软件升级、数据安全等工作,以及为此组建运维团队的人员费用,对于企业来说前期投入成本压力非常大。
因此,研发上云是一环,而如何让中小企业愿意上云、上得起云、用得起云,也是关键的一环。
传统意义的上云,即在企业内部搭建一个云上管理系统,把线下的业务搬到云上,协同企业内部生产链,形成数据决策。但就国内外的推进结果来看,这一模式很难应用到中小企业中。
所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政府,都在把能够容纳不同企业能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上国家战略层面。
协同新模式
在2020年,“远程协同”骤然被推上制造业的舞台。
开放共享的云协同平台,彷佛成了解决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生存难题的救命稻草。
平台存在的价值,是颠覆传统的工业买卖关系,是多维度的资源配置优化,是协同产业链的多方力量,为企业提供按需付费的服务,定制轻量化解决方案。
这一点,从橙色云的Slogan中可以得到很好体现,“招研发工程师自建研发团队难,上橙色云;企业产品迭代升级缺技术,上橙色云;企业新品研发创新缺人才,上橙色云;企业产线智能化技改如何做,上橙色云;工业研发软件买不起又要用,上橙色云;工程师要承接工业研发项目,上橙色云……”
平台为企业在不同场景中的需求都找到了落脚点,而不是由供方决定卖某一种产品、提供某一种服务。
以橙色云为例,其推出的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创立了协同创新和研发上云两种全新业态,仅通过一个平台,即可完成研发设计的全部流程,解决企业自建研发团队招人难、留人难、软硬件投入高等多方面问题。
协同创新业态,针对客户发布的需求,例如产品研发升级和技术改造,平台的CDS云协同系统可快速跨区域、跨领域聚合工程师,组成研发项目组共同研发项目。
橙色云平台专属项目经理以及大脑团队专家全程跟踪服务,对项目技术需求和交付质量进行保障,最终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交付项目。
图片研发上云业态,帮助企业实现研发上云,平台的CRDE云研发系统,在云端部署了多款工程产品研发设计的必备软件,如CAD绘图建模、EDA电子电路设计、CAE仿真分析、PDM产品数据管理、标准件三维图库、三维可视化工具、办公软件等,同时配备即时通讯、视频会议、协同评审、分享协作等功能。
橙色云平台采用“开箱即用、按需付费”的颠覆性服务模式,搭建了比传统企业线下研发设计模式更加高效、快捷、优质的云系统,为上云企业省去了软硬件投入和后期运维费用。
于橙色云平台而言,一边是帮助上千万个中小企业解答了如何搭上转型升级的发展快车,一边是为中国百万量级的研发人才和团队释放了潜在市场空间,而在这背后还隐藏了一个巨大的国产软件和人才梯队的练兵场。
如果把橙色云的愿景“让企业没有难解决的研发问题,实现每个创造者的设计梦想”放大来看,或许它将是未来中国最大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协同无限。
我们有理由相信,平台所创造的协同之力,必是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支撑中国制造由大向强最坚挺的力量之一。